8月6日,來到青州市邵莊鎮北薛村,錯落有致的房屋讓這個小山村多了些“層次感”,沿著小路向上,抬頭能看見向你招手的村民,樸實燦爛的笑容讓你覺得這正是純正的“鄉土氣息”,茂密的綠植散發著陣陣清香,可謂是“天然氧吧”。
以前的北薛村可不是這樣,2015年以前,北薛村是個出了名的落后小山村,是邵莊鎮“省定貧困村”之一。土壤貧瘠,道路不通,村民們經常步行很遠用手推車或肩挑取水進行農田灌溉,辛辛苦苦一年下來卻“掙不了幾個錢”,農業很難實現發展。村子地勢不平,村集體沒有收入,建設成本高,也沒有人愿意到這窮鄉僻壤投資設廠,工業更是難發展。
“工業、農業都不能讓鄉親們致富,但要說發展鄉村旅游,北薛村肯定是個好地方!”時任北薛村村主任楊遠福說道。北薛村依山傍水,風景秀美,山體保存完好,古老建筑基本未破壞,年輕人外出打工,家里的老房子大多閑置下來,日積月累成了“古村”。此外,北薛村還是鹽商古道的必經之地,山上有溶洞群,留存有齊國跑馬場、金斗鐘樓、玄帝行宮等歷史遺跡,確實是個發展旅游的好地方。
要想發展鄉村旅游,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村里的路“通開”?!奥犝f村里想發展旅游,鄉親們都很支持,占地修路都不要錢,有的甚至主動幫忙干活?!睏钸h福感慨道。村“兩委”成員個人墊資在村里開始修路。眾人拾柴火焰高,村里的道路日漸通了,行人來往穿梭,發展生機日漸蓬勃起來。
近幾年,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深化推進,北薛村大力實施村莊綠化美化工程。在村內大街小巷廣泛栽植各類花卉樹木300萬株,開展污水治理,村莊環境持續整潔秀美。成立了“三山”鄉村旅游合作社,宣傳打響“大山糧食”品牌,村民種植生產的小米、地瓜、玉米質量優、銷路多,實現增收。建設“金斗山”旅游風景區,發展農家樂、民宿、采摘園,建設接待處、停車場,配套設施持續完善。如今的北薛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景點,旅游人數多、口碑好,村集體收入大幅增加,村民實現居家就業,通過產業分紅,收益頗豐,村民的“小康之路”越走越順暢。
結合北薛村等村莊興起,邵莊鎮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爭創齊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區。持續提升村莊整體檔次,推進“景區化村莊”建設,加快北陽河水生態項目建設,打造“北陽河生態旅游帶”,盡快建成刁薛旅游路,完善道路綠化、沿線荒山綠化等工程建設,形成連接黑山、金斗山、跑馬場、雀山流蘇等景點的山地觀光旅游帶,持續擦亮“邵莊全域旅游”品牌。(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譚佃貴 通訊員 馬文博 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