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3日訊 (記者 孫小茹 葛婷婷) 近年來,山東圍繞脫貧攻堅,在鄉村振興上下足力氣,利用產業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戶增收,努力做到增收有產業,脫貧有門路,助力精準脫貧,為貧困人口栽好“搖錢樹”。
高溫大棚助力農民增收
脫貧攻堅,產業是基礎。近年來,濰坊昌樂激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以明確的思路和強勁的力度,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地實施扶貧產業項目建設,逐漸摸索出實現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近日,在濰坊昌樂縣高崖水庫庫區南山農場的高溫大棚內,芋頭生長茂盛。據了解,該項目是高崖水庫庫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2017年扶貧資金溫室大棚項目,該項目的實施與確權,為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可喜成果。從今年芋頭上市的市場行情來看,預計此次收成將為村集體帶來兩萬多元的收入,大棚管理人員滿懷欣喜。
“這個大棚是扶貧項目,2017年開始建成,建成之后馬上轉為個人承包。目前種的是芋頭,一個多月收完芋頭后,馬上種甜瓜。”大棚管理人員韓其池一邊查看芋頭長勢情況一邊介紹。“每天有兩三個人專門管理,要控制一定的溫度,澆水、除草,做好養護工作,通過精心的管理,把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提高,從而達到一定的經濟收入。”
據介紹,該扶貧項目共涉及昌樂縣的白塔農場和南山農場,其中白塔農場建設高溫大棚2座、南山農場建設高溫大棚1座,總投資50余萬元,生產收益歸確權村集體所有,由高崖水庫庫區管委會負責資產管理,統一分配。該項目實施后,不僅能夠將資源進行合理調配,還將實現“輸血”變“造血”,進一步壯大周邊五個村的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開創區內產業項目扶貧新局面。
產業扶貧“子落盤活”
“春粟農業葡萄園產業扶貧項目形成資產歸村集體所有,由濟寧春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運作經營。”2020年4月11日,濟寧市兗州區漕河鎮管口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王法義介紹,該扶貧項目以每年不低于濟寧市級財政投入專項扶貧資金8%的收益比例9.6萬元,幫扶漕河鎮9個村已脫貧享受政策貧困戶90戶,預計每戶每年增收不低于1100元,預期收益年限不低于13年。
漕河鎮管口村春粟農業葡萄園產業扶貧項目是由濟寧春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擔實施的2019年度兗州區產業扶貧項目之一。項目已于今年3月建設完成,共使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20萬元,建設了50畝葡萄園簡易聯棟避雨棚、葡萄園道路葡萄廊架等設施,還購置了拖拉機及配套翻轉犁、旋耕機、小麥播種機、自走式小麥聯合收割機等農機具。
在兗州,農村貧困戶尤其是沒有勞動力、沒有財產、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三無”農戶是精準扶貧的難題。為此,兗州區創新舉措推出的光伏扶貧項目,采取“政府支持補一點、合作公司讓一點、社會愛心出一點、農戶借助政策拿一點”的方式,由農戶、政府、企業和社會共同出資,籌集資金1500余萬元,建設81處光伏扶貧電站,為280戶無勞動能力農村貧困家庭帶來收益。
兗州區積極圍繞產業扶貧這一主題,已完成2018年至2020年脫貧攻堅項目庫三年滾動儲備入庫計劃項目13個。成立產業扶貧項目扶貧理事會365個,理事會成員達到1815人。加強李堂村商貿服務中心建設產業扶貧項目等4個產業扶貧項目的運營管護、監督監管,推動項目實施主體嚴格履行合同約定,為47戶11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按時保量兌現人均600元的項目收益。
加工休閑食品進駐高鐵航空
近年來,淄博市沂源縣大張莊鎮立足鄉村資源,抓住產業扶貧“牛鼻子”,把精準脫貧引向縱深,精心謀劃產業項目,激活了閑置資產,確保了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
大張莊鎮通過實行“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方式,統籌整合上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360萬元,引進山東尊海食品有限公司,實施尊海食品產業扶貧項目,激活了該鎮的閑置資產,建立健全了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多方利益的有效融合,實現年納稅30萬元以上。
“尊海食品產業扶貧項目,有效利用原大三地村小學10多畝閑置資產,建設5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和倉儲設施,截至2019年8月,公司實現銷售收入近5000萬元,產品遍布南京、成都、濟南等30多個城市?!鄙綎|尊海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長海說,目前,采用國內最先進的凍干技術,加工各種蔬果脆片休閑食品,不僅為首都航空、廈門航空和南方航空等提供“航空食品”,也成了高鐵的指定餐飲食品。
據了解,尊海食品項目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產業化運營模式,讓貧困群眾的資源、資產變成資金,不但能通過流轉土地帶來每畝700元的收入,還安置貧困戶就業崗位30個,使貧困戶“就業”“顧家”兩不誤。目前,已建成秋葵、蓮藕、蘿卜、菜椒、土豆、紫薯“六大板塊”標準化示范種植基地輻射帶動35個村、300余戶貧困戶穩定脫貧,讓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紅利,實現了“脫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