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立足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融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力培育、發展工業互聯網,重塑產業新動能。
在海信集團平度家電產業園,一個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剛剛進入試運行階段,作為工信部的中標項目,投入使用后,將使整個產業鏈向智能化轉型。
海信集團IT與數據管理部項目規劃與管理部部長劉夢軍告訴記者:“不僅要滿足企業自身的應用需求,同時是在響應國家的戰略,要賦能上下游企業,引領行業的發展,在建設過程中,數據的采集、設備的物聯、工業機理模型的搭建,至關重要?!?/p>
對于一個互聯網平臺來說,設備數據的采集是首要任務。項目涉及的主要設備有一萬多臺,而且來自多個國家,通訊協議和數據格式五花八門,要實現數據的互聯共享,首先要整合、打通其中的數據壁壘。有企業主動請纓,卻退下陣來。
“承接這樣的業務,既需要精通企業的自動化和軟件技術,又需要熟悉家電行業的工業機理,這對企業綜合實力要求是很高的。”青島奧利普自動化控制系統有限公司總監高金崗說。
青島奧利普公司,與德國西門子有十年合作,已經掌握了家電行業這方面的核心技術,擁有采集大數據,并形成業務分析和場景應用的能力。
青島奧利普自動化控制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衛國告訴記者:“目前我們掌握了100多項專利,參與建設了13個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應用場景涵蓋半導體、高端裝備等十個行業?!?nbsp;
憑借獨有的專利技術,奧利普對設備實施接口改造、參數修訂、數據采集模塊添置等辦法,一步步完成了中標項目的數據采集和共享應用。
“實現了我們的人機互聯、機機互聯、和廠區與園區數據信息的互聯互通,使我們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實現了及時和透明,我們的生產效率提高了28%,后期我們會在全國7個園區展開相應的推廣工作,預計可以實現10個億以上的經濟效益。”海信集團冰箱公司助理副總裁董斌告訴記者。萬物互聯,創造了經濟價值,也催生著新的業態 。前不久,一款為電動公交充電的“智能充電弓”新產品在上海投用,40秒能為車輛續航10公里。充電過程中,一套充電網系統將完成對汽車車況、能源消耗、用戶消費行為等大數據的采集、梳理。截至目前,這家公司建成并運營充電樁15.3萬個,日交互大數據達到50億條。
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介紹:“我們通過充電網和人,和車,和能源之間的鏈接,構建了一個以汽車為基礎的,這樣一個工業互聯網的體系。隨著大規模電動汽車的發展,我們的充電網連接著更多的車,在能源大數據上的一個新的應用,可以實現能源的移峰填谷,可以實現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的消納,可以讓充電網實現一個智能運維?!?/p>
一個個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的產業生態體系正在加速構建。截至目前,青島市在家電、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設備等重點行業建成或改造數字化車間81家、智能工廠33家,運營成本降低20%左右、能源利用率提高15%。
青島市工信局工業互聯網處處長周林告訴記者:“市政府層面又出臺了三年攻堅方案,近期還將重磅出臺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這一系列舉措,將從新基建、新技術交叉融合、推廣新業態新模式、新興產業落地四個方向,推動青島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p>
根據規劃,到2022年,青島市要推動3000家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升級。初步形成涵蓋工業互聯網平臺、系統解決方案等領域的完整產業鏈,基本形成工業互聯網千億級產業新生態。
來源:齊魯網·海報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